2025年4月23日,在全球工業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海螺集團與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華為聯合舉辦的AI+水泥建材大模型全球首發儀式在安徽蕪湖圓滿落下帷幕。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閻曉峰,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志,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勝利等各級領導出席了活動,發布會匯聚了340多位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參會,共同見證了全球水泥建材領域首個落地應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這一歷史性時刻,開啟了傳統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的新篇章。
早在2024年4月,海螺集團與華為聯合啟動大模型建設,梳理出覆蓋礦山開采到包裝發運全流程15類200余個場景。依托華為云Stack搭建人工智能訓練中心,并借助華為云盤古大模型的預測、視覺、NLP(自然語言處理)三大底座,構建起“中心訓練、邊緣推理、云邊協同、邊用邊學、持續優化”的人工智能運行體系。
目前,AI+水泥建材大模型已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廣泛應用于質量管控、生產優化、裝備管理、安全生產、智能問答5類40余個場景,實現了工藝參數動態優化、異常預警秒級響應、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等核心價值,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新引擎。
質量管控中,熟料強度實時預測準確率超85%;生產優化環節,能耗與勞動強度雙降,產品標準煤耗下降1%,年減碳可達6300噸;裝備管理和安全生產領域,依托無人巡檢與實時監測,設備異常及人員違章識別準確率達95%;此外,智能問答系統成為員工“數字助手”,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軍在首發儀式現場發表講話時表示,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海螺集團將AI大模型技術作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推手,攜手華為進行協同技術攻關,開展“產業需求+技術賦能+生態協同”的創新合作,依托華為云盤古大模型技術底座,深度整合海螺多年積累的豐富生產運行經驗,聚焦行業共性和難點問題,突破傳統研發邊界,將水泥生產的工藝優化、能耗管理、設備運維、安全管理等核心環節,轉化為可計算、可預測、可決策、可進化的智能系統,大大提升了產業智能性和安全性,實現了從“經驗主導”到“數據驅動”、從傳統制造到智慧制造的系統變革,填補了水泥建材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空白。
海螺水泥總經理助理、數字板塊負責人許越作題為《AI賦能 智領未來》的水泥建材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主題分享。
發布會現場還發布了大模型成果暨應用示范樣板點和《水泥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研究白皮書(2025版)》,海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勝利,建筑材料工業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江源、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陳龍勝等為白皮書揭幕。這份白皮書不僅系統梳理了大模型技術在水泥行業的應用路徑,更為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前瞻性的發展藍圖,推動水泥行業加快形成“智能、綠色、可持續”新質生產力。
未來,海螺集團將繼續攜手華為,以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充分發揮數智技術的優勢,為水泥、建材及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注入強大動力,推動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加穩健、高速的發展。